苗木为何要冬季修剪

     苗木都是靠:七分管,三分剪,花木造型、衰弱复壮、查漏补缺、抓小辫、除病枝,均离不开修剪。相比春季修剪,冬季修剪作用更大,自树木落叶后至萌芽前均可进行。
修剪口芽眼的饱满程度决定了萌枝长势的强弱。剪口附近芽眼越饱满,萌芽枝条越强壮。反之,芽眼越秕,萌芽枝条越弱。一支一年生的枝条,从梢部到基部,芽眼分布一般都是上部芽眼次饱满,中部芽眼饱满,中下部不饱满,最下部是秕芽。
那么苗木为什么要冬剪呢?冬剪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类:
  1.   植物苗期修剪,为理想苗型打基础。
   2.   植物移栽修剪,通过疏枝疏叶,降低水分蒸腾,从而提高移植成活率。
   3.   植物养护修剪,维护既成景观效果。
   4.   盆栽植物修剪,刻芽、接芽,查漏补缺促造型,一般结合嫁接进行。
   5.   新枝开花修剪,如月季,幼龄期获新载月季,在修剪上主要以培养树形、骨架枝为目的。壮龄时期,修剪目的是促使月季花多、色艳、景观效果好,而且生长旺盛,延缓衰老速度。老龄月季修剪的目的在于更新复壮。
   6.   新枝结果植物修剪,如葡萄,对幼龄树进行整形,以提早成形,及早结果。对成年树维持其稳产树形。调节生长和结果的平衡,进行更新修剪,反正结果部位上升,形成良好的骨架结构。
   7.    已经形成花芽的果树,可以抓小辫,“抓住小辫子,结果一担子”,将花芽密集的枝条减去一半,提前疏花,有利于保花保果并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。
   8.   已经形成花芽,以观花为主的花木,原则上花后再进行及时修剪
     修剪就像做手术,科学合理的植物修剪,可以增加植物美感,茁壮植物,让植物赏心悦目。不合理的修剪,对植物而言就会伤筋动骨,不但会削弱树势,破坏造型,还会加重病虫害的发生,甚至缩短植物的生命。因此,我们提出一些关于修剪的“度”,力争做到看树下剪。修剪时,先远后近。先外后内,先大后小。剪树容易决策难。矛盾要找准,思路要清理。对症下药,看树修剪。轻剪不是不剪,重剪不是大砍。大树要稳,小枝要细。不怕不会剪,就怕不观察。看懂树咋长,越剪越会剪。
常见的植物修剪法:
  1. 落叶乔木:通过修剪增加定干高度;保持优美树形;剪除徒长枝、下垂枝、病虫枝、重叠枝、衰弱枝、干死枝等。
  2. 落叶小乔木:保持优美树形;剪除徒长枝、下垂枝、病虫枝、重叠枝、衰弱枝、干死枝等;喜光果树,可以修剪成开心形,也可以修剪成分层中央领导干形。做到外头亮堂堂,里面闹嚷嚷。
  3. 常绿乔木:留好主枝和骨架枝,保持枝条分布均匀;萌枝能力弱的树种如广玉兰,尽量少用疏除的方法。
  4. 庭院树:自然式树形为主。
  5. 花灌木:采用自然开心形、圆球形。上下花团锦簇,满树有花。
  6. 绿篱:采取规则式整形修剪,以各种几何图形为美。绿篱侧枝发达成枝力强,耐修剪,生长期一直采用规则修剪法,连年如此,导致绿篱不断增高,下部脱空。休眠期时,往往在即将萌芽时进行,下调20厘米至30厘米进行修剪,萌芽后很快出现效果,同时解决下部脱空现象。
  7. 藤本植物:以剪短枝为主,促进枝条成长。
  8. 春季开花苗木:休眠期只剪除细弱枝、枯枝、萌蘖枝。花期结束后1周至2周内修剪,既不影响观花,又能促侧枝形成,增加翌年花量。
  9. 夏秋开花苗木:休眠期对枝条进行短剪,促使春季抽生出粗壮枝条。
  10. 冬季开花苗木:如腊梅花谢以后,轮流短截花枝,每枝留3节至5节,促进腋芽萌发形成更多的新侧枝。
  11. 多季节开花苗木:月季不剪枝,来年花朵稀。休眠期前将全部枝条在保持基本株形三股六杈的基础上,在外放枝条上进行重短截,弱枝病虫枝直接疏除。以促进萌发新枝壮枝。
总之,冬季一般以轻短截,去掉弱枝、过密枝、病虫枝和干枯枝为主要的修剪方式。
 

苗木推荐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