棕竹的种植方法
棕竹也叫做观音竹或者筋头竹,是一种棕榈科棕竹属的多年生常绿观叶植物。棕竹原产于我国南方,是一种热带亚热带植物,现在被广泛引种到我国各地。
棕竹对温度有一定要求,在10度到30度之间生长良好,夏季可以短暂耐受35度以上高温。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北种植的时候,秋季要及时将棕竹搬回室内养护,避免低温造成冻伤甚至是冻死。
棕竹对光照要求不高,明亮的散射光下生长良好,这也是它成为常见客厅盆栽的一个重要原因。冬季在室内种植棕竹的时候要搬到能够接收到光照的窗台,夏季要进行遮荫,避免强光直射造成烈日灼伤叶片,影响观赏价值。

棕竹对土壤有一定要求,在疏松肥沃,透水性好的土壤中生长良好,根系发达。一般用腐叶土和珍珠岩或粗砂混合作为盆土,部分盆友会再往盆土内加上部分厩肥或者粪肥、堆肥等肥力持久,肥效温和的有机肥来增加土壤肥力,同时也能改良土壤结构。
棕竹繁殖方法有播种法和分株法两种,播种法适宜进行大规模繁殖,多被用于苗圃进行批量繁殖。在播种前先用温水浸种,可以促进发芽整齐。一般播种后一个月左右即可发芽,等到苗高10厘米左右的时候就可以移栽入盆了。分株繁殖是结合着翻盆换土同时进行的,将原植株从老盆中倒出,用剪刀将根部老朽的枯根剪断,并将根系分成每丛5-6枝,将植株放在通风阴凉处晾一天,等到切口收敛愈合后就可以分种到新盆中了。
棕竹是管理较为简单的植物,南方室外地栽的时候几乎不用管理,在夏季多雨的时候注意排水,避免积水造成烂根即可。盆栽时候要注意通风,避免因为环境不通透造成菌类危害叶片和根系。施肥需要控制,做到薄肥勤施,可以避免肥大烧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