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叶兰鉴赏

一叶兰,顾名词义,就是一片叶子的植物,然而,由于命名法的混乱,市场上有两类植物都叫一叶兰,一类是兰科,一类是百合科。
 
首先说兰科的一叶兰,通常指台湾一叶兰,学名:Pleione Formosalla Hayata.,属于兰科、一叶兰属多年生常绿附生球根花卉,原产台湾,1911年被发现命名。一叶兰假鳞茎呈扁状卵形或卵球形,上端渐狭成明显的颈,绿色或暗紫色,顶端具1枚叶,叶长10-30厘米,在花期尚幼嫩,长成后椭圆形或倒披针形,纸质,先端急尖或钝,为倒披针形,有平行脉,基部渐狭成柄;花葶从无叶的老假鳞茎基部发出,直立,长7—16厘米,花朵为单花或少数几朵成总状花序,具典型兰科花卉特征,花白色至粉红色,唇瓣色泽常略浅于花瓣,上面具有黄色、红色或褐色斑,有时略芳香;蒴果纺锤状,种子细小量多;花期主要为春夏两季,入秋之后以球茎冬眠。
 
  
我们再看百合科一叶兰,学名:Aspidistra elatior Blume.,又名蜘蛛抱蛋、箬叶,别名大叶万年青、竹叶盘、九龙盘、竹节伸筋等,虽叫一叶兰,其实并非兰科植物,而是百合科、蜘蛛抱蛋属多年生常绿宿根性植物。高40-70厘米,根状茎近圆柱形,具节和鳞片;叶单生,彼此相距1-3厘米,矩圆状披针形、披针形至近椭圆形,边缘多少皱波状,两面绿色,有时稍具黄白色斑点或条纹;叶柄明显,粗壮;总花梗长0.5-2厘米;苞片3-4枚,淡绿色,有时有紫色细点;花被钟状,外面带紫色或暗紫色,内面下部淡紫色或深紫色;蒴果球形,花期4月到5月。
 

苗木推荐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