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仲的繁殖方法
杜仲,别称:杜仲、丝楝树皮、丝棉皮、棉树皮、胶树,药用杜仲,即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,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。其味甘,性温。有补益肝肾、强筋壮骨、调理冲任、固经安胎的功效。 可治疗肾阳虚引起的腰腿痛或酸软无力,肝气虚引起的胞胎不固,阴囊湿痒等症。
可用种子、扦插、压条、分株、嫁接等方法进行繁殖,多以种子繁殖为主。杜仲种子寿命短,隔年种子的发芽率很低,必须采收新种子播种。宜选择生长健壮、树干通直粗壮,皮厚,叶肥大,20年以上未剥过皮的雌株作采种母株。于10月末至11月初,当果实的果皮呈淡褐色时,收集种子,摊于阴凉通风处晾干,不可晒干。选新鲜、饱满、淡褐色、有光泽的种子进行秋播或春播。

秋播可以随采随播,春播要进行湿沙层积处理。春播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,当气温稳定在10℃以上时进行。在整好的苗床上,按行距25-30厘米开深2-3厘米的沟,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,覆2厘米厚的细土,整平畦面,盖草保湿保温。每亩播量6-8公斤。经常保持床土湿润,约15天可出苗。培育1-2年,苗高80-100厘米便可定植。定植于秋冬季落叶后或春季萌芽前进行,在整好的定植地上,按株行距2米×3米挖穴,穴深和穴径各50厘米,挖松穴底,每穴施厩肥20公斤、过磷酸钙1公斤、饼肥1公斤,覆10厘米厚的细土盖肥,然后栽苗,用细土封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