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材:杜仲
药用部位:树皮
产地:陕西、甘肃、浙江、河南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
科:杜仲科

原植物:杜仲
植物情况:落叶乔木
采收加工:栽培10~20年,用半环剥法剥取树皮。6~7月高温湿润季节,此时杜仲树形成层细胞分裂比较旺盛,在离地面10cm以上树干,切树干的一半或三分之一,注意割至韧皮部时不伤形成层,然后剥取树皮。经2~3年后树皮重新长成。环剥法,用芽接刀在树干分技处的下方,绕树干环切一刀,再在离地面10cm处再环切一刀,再垂直向下纵切一刀,只切断韧皮部,不伤木质部,然后剥取树皮。剥皮直选多云或阴天,不宜在雨天及炎热的晴天进行。加工:剥下树皮用开水烫泡,将皮展平,把树皮内面相对叠平,压紧,四周上、下用稻草包住,使其发汗,经1星期后,内皮略成紫褐色,取出,晒干,刮去粗皮,修切整齐,贮藏。
高达20m。树皮灰褐色,粗糙,折断拉开有多数细丝。幼枝有黄褐色毛,后变无毛,老枝有皮孔。
单叶互生;叶柄长1-2cm,上面有槽,被散生长毛;叶片椭圆形、卵形或长圆形,长6-15cm,宽3.5-6.5cm,先端渐尖,基部圆形或阔楔形,上面暗绿色,下面淡绿,老叶略有皱纹,边缘有锯齿;侧脉6-9对。
花单性,雌雄异株,花生于当年枝基部,雄花无花被,花梗无毛;雄蕊长约1cm,无毛,无退化雌蕊;雌花单生,花梗长约8mm,子房1室,先端2裂,子房柄极短
翅果扁平,长椭圆形,先端2裂,基部楔形,周围具薄翅;坚果位于中央,与果梗相接处有关节。早春开花,秋后果实成熟。
杜仲药材性状:树皮呈扁平的板块状、卷筒状,或两边稍向内卷的块片,大小不一,厚2-7mm。外表面淡灰棕色或灰褐色,平坦或粗糙,有明显的纵皱纹或不规则的纵裂槽纹,未刮去粗皮者有斜方形、横裂皮孔,有时并可见淡灰色地衣斑。内表面暗紫褐色或红褐色,光滑。质脆,易折断,折断面粗糙,有细密银白色并富弹性的橡胶丝相连。气微,味稍苦,嚼之有胶状残余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