油松的学特性
耐阴性指的是不同树种在茂密林冠下更新和生存的能力,并据此将树种分成阳性树种和阴性树种两大类,现代对耐阴性的认识,则强调它的综合性。在《森林生态学》中指出:“耐阴性不是单一的光和水分的结果,而是指植物在林内下层的生活能力”。
油松属于阳性树种,从更新角度来看油松在林外更新效果过,在林冠下更新效果较差。
油松的正常生长离不开热量,在休眠期间同样也离不开热量。如改变油松冬眠温度,则春季会出现生长缓慢,生长势较弱现象,一般认为5℃到0℃更为适合油松对寒冷温度的需求。

油松树种抗寒性较强,根据油松分布区东北部和北部温度的记载,极端最低气温可达-30℃至-35℃(1957年12月1日开原为-35.1),油松的耐寒性是在一定的环境下,经过自然选择而形成的。任何物种都必须完整的经受本地区的寒冷周期,才能安全越冬。
按照树种对水分需求量的不同,通常划分为旱生树种、中生树种、湿生树种三类。油松属旱生树种,耐干旱性较强,这主要由于油松针叶角质层比较发达,表皮细胞壁强烈木质化,气孔下陷以及叶表面/叶体积之比很小,起着限制水分消耗的作用。另外,油松属于抗脱水性强的树种,即具有较多的束缚水,蒸腾作用一般较低。为了减少水分的损失和避免原生质脱水,关闭气孔较早,保水力强。
上一篇:油松蛀干害虫防治技术
下一篇:牡丹花的历史文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