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榆的栽培技术
白榆的栽培技术,落叶乔木。树干直立.,枝多汗展。叶缘具不规 则的复锯齿或单锯齿。
【地理分布】产于我国东北、华北、西北、华东等地区。 【生态习性】阳性树种。耐寒性强,抗旱性强,喜生长在湿 润、深厚、肥沃的土壤中,耐盐碱性较强,耐瘠薄,不耐水湿。根系 发达,具有强大的主根和側根,抗风力强,保土力强。萌芽力强.耐 修剪,生长快,寿命长。
【绿化用途】宜作行道树、庭荫树、防护林及四旁绿化、工厂绿化树种.还可作绿篱。
【苗木繁育】可播种、扦插、分蘖等法繁殖.但以播种繁殖为主。
播种繁殖白榆5〜7年生开始结实.15~30年生为盛 果期。花期3〜4月,果熟期1〜5月;结实量大,无大、小年之分。 千粒重6.3〜8.2克。

采种:应从盛果期的健壮母树上采种。当果实由绿色转 变为黄白色时表示已成熟即可采收。成熟期短.仅3〜4天,要及 时组织采收,可选择无风天,用竹竿击落果实,从地上收集。若不 及时采收,果实成熟后很快从树上自然脱落。
采收后的果实,摊放在通风处阴干。苗木种子容易失去发芽力.所 以去杂后即可播种,发芽率为65%~85%,如当年不播,可将种 子晾干后密封干藏。
②播种:播种地进行整地施肥,为消灭地下害虫.毎667平方 米可撒施0.5“辛硫磷颗粒剂3〜4千克。播前灌足底水,等床面 半干时进行播种。可撒播、条播,因苗木种子轻,可选无风天或拌细沙 进行播种。条距20厘米,播后覆土0.5〜1厘米。播土后稍镇版, 使苗木种子与土密切结合,以利萌发。每667平方米播种量为3〜5千 克。播后3〜5天幼苗开始出土,出苗期可持续1周左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