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连木容器育苗
黄连木果实含油率在35%左右,果肉含油率在50%左右,种子含油率在25%左右。黄连木油可食用,也可制作肥皂、润滑油,治疗牛皮癣等。黄连木油脂生产的生物柴油碳链长度集中在C17~C20之间,与普通柴油主要成分的碳链长度极为接近,非常适合用来生产生物柴油,用黄连木种子2.5 t可产生物柴油1t。黄连木木材质地坚硬,纹理细致,可供建筑、农具、家具和雕刻等用材。树冠高大圆满、叶形细长柔美,秋后叶色鲜红、果实蓝红相间,亦可做城市观赏绿化树种。其嫩叶可制茶,树皮、茎可入药。
1 圃地选择及处理
为减少运输,节省圃地,提倡“育苗绕着造林山头转”,即尽量选在距造林地近、运输方便、地势平坦、有水源或浇灌条件、便于管理的地方,就近造林、育苗,就近取土。
在平整的圃地,划分苗床与步道,苗床一般宽1.0~1.2 m,床长不限,可依地形而定,步道宽40 cm。宜采用低床。

2 育苗容器选择
容器材料要求质轻价廉,通气、透水性能好,稳固性和解体性能好。可采用圆柱形有底塑料薄膜容器,直径13 cm、高20 cm,薄膜厚度为0.02~0.06 mm,在其中间均匀打4~6个直径0.5 cm的小孔,以利透气。
3 营养基质的配制、消毒和装袋
营养基质可因地制宜,就地取材,可采用的营养基质主要成分为利于透水、透气、保持水肥的森林土、草皮土、耕作土、生黄土等,适当配些蛭石、珍珠岩、锯末、树皮粉、河沙、木屑等,以保证苗木根系生长、呼吸及其吸收养分、水分,重量轻的基质还可便于起苗和造林运输。大面积推广应用时,主要采用耕作层的表土,配加一定的腐熟厩肥、堆肥以及过磷酸钙、硫酸钾、尿素等化肥。选择一般的土壤,必须经过消毒处理(用0.5%高锰酸钾溶液,每100 kg营养土喷洒5 kg),以减少土壤杂菌感染,并根据土壤情况,配施杀虫剂。
配制的营养基质各成分要混拌均匀,干湿要适中,以手攥不粘手、土成团为好。装袋前要过筛,保证土壤细碎。装填容器营养基质要压实,手提不漏、浇水不塌陷为准。装填营养基质应以容器上沿2 cm处为宜,以利播种覆土和育苗洒水。袋装满后,顺苗床紧密排列整齐,袋与袋之间空隙用细土填上,否则将影响苗木出土、生长和管理。
4 苗期管理
1 除盖
当出苗量达到50%以上后,可视气温情况逐步揭膜或揭去覆草。连续晴天高温时,可将覆膜不定距划破放风,防烧苗;大部分出苗后,逐渐将覆膜全部划破;当苗充分锻炼、出苗整齐后,将覆膜或覆草揭去。
2间苗
在幼苗出齐1周后,间除过多的幼苗。每一容器内可保留1~2株。对缺株容器及时补苗,间苗和补苗后要及时浇水。
3 追肥
当苗高15 cm时,开始追肥。采用叶面喷施,用0.2%~0.5%尿素水溶液,速生期共喷2~3次。追肥宜在傍晚进行,切忌午间高温时施肥。
4 浇水
浇水要及时适量,播种或移植后随即浇透水,在出苗期和幼苗成长期要多次适量勤浇,保持培养基质湿润;速生期量多次少,在基质达到一定的干燥程度后再浇水。
5 除草
掌握“除早、除小、除了”的原则,做到圃地无杂草,人工除草在基质湿润时连根拔除,要防止松动苗根。
6 整床
育苗期发现容器内基质下沉,须及时填满,以防根系外露。及时防治病虫害。
7 防止日灼害
主要表现为幼苗出土后因日灼导致苗木根颈处腐烂,可喷水降温,在晴天中午地面温度升高前及时喷水降温;遮荫处理,可采用搭荫棚或使用遮荫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