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早樱开花特点
早樱,花先叶开放。花蕾粉色,卵圆形;花粉白色,花瓣5枚,花瓣尖内凹,花瓣边缘有红晕,花径1.8~2.2cm;雌蕊1个,雄蕊散射,有长有短,长的雄蕊略长于花瓣,花丝浅紫红色;花萼浅紫褐色,筒型有毛,萼5片,顶略尖,另常有萼瓣1个;花梗长约0.5cm,有毛;花2~3朵一束,稀1朵;花谢后花瓣脱落,但花丝还能宿存几天,远望之如红云一片。叶片有毛。易结实。‘日本早樱’有同一品种同一地点花期不一的现象,一般相差1~2天。

日本早樱对气候、土壤适应范围较宽。无论野生种或栽培种,都表现出喜欢阳光、还耐寒、抗旱的习性,不耐盐碱,根系浅,对烟及风抗力弱。要求深厚、疏松、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,对土壤pH值的适应范围为5.5至6.5,不耐水湿。
在南方土壤粘重的地方,一般混合自制腐叶土(收集树叶及酸性土、鸡粪、木炭粉沤制而成的土壤);注意,混合前必须将原有粘土块全部打碎,否则起不到改土作用。在地下水位不足1米的地方采用高栽法,即把整个栽植穴垫平后,再在上面堆土栽苗。北方碱性土,需要施硫磺粉或硫酸亚铁等调节pH值至6左右。每平方米施硫磺粉2克,有效期1至2年,同时每年测定,使pH值不超过7。山樱、染井吉野等品种树干通直,树体较大,是强阳性树种,要求避风向阳,通风透光。成片栽植时,要使每株树都能接受到阳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