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娟花褐斑病,防治

褐斑病
也称黑斑病,是对比轻易发生的叶斑病,可引发植株提早落叶,影响毛娟发展及枝条扦插成活率,进而降低其不雅赏和应用价值。
 
1.症状首要风险叶片,植物下部老叶最早发病。发病早期叶面发生红褐色小黑点,后逐步扩展为近圆形,或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病斑,黑褐色,病斑直径2至5毫米。发病后期病斑中心酿成灰褐色至灰白色,边沿深褐色。
 
2.发病特点该病首要风险毛娟的叶子,是由杜鹃尾孢真菌侵染酿成的,病菌起头呈现若干个褐色小点,跟着小点的不竭扩大,病斑彼此毗连成片,发生灰褐色霉菌丝,受害叶片从叶柄部起头,由绿色变成褐黄色提早脱落,严重时影响毛鹃的发展发育和不雅赏价值。
露地栽培的毛鹃一般从4至5月起头发病,至12月份病害才遏制舒展。温室栽培的毛鹃全年都可能发病。高温、湿润、多雨的情况易致使病害的发生和风行。一般雨季早,风险严重,故多雨的情况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风行。多雨、多雾、露珠重时,或一天内浇水太晚,天黑前叶片仍有积水时,都有可能致使病害的发生。
病菌在叶片或病株上越冬,胞子随风传布。该病的重发期一般多在高温多湿季候,温室中,冬季也有发病现象,一般发展较弱植株、小苗、下部叶片、通风前提较差植株和西洋鹃(与毛娟比拟)发病较重。
 
3.防治方式
(1)品种选择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进行栽培。
(2)增强栽培经管增强植株病虫害检疫工作,选用健康无病虫害苗木栽植。冬季和初春,完全断根植株上的病叶及地面落叶枯枝(发展期内也可进行)并连系修剪去失落病枝。要注重通风透光,节制湿度,栽培时株(盆)行距不宜过密,夏日要遮阴、防湿、防积水。天天浇水时候不宜太晚,不宜上方浇水,应采纳根部浇灌。水的ph值以4.5至6.5为好,要常常浇施腐熟淡薄的有机液肥,以增进植株硬朗,叶片肥厚,提高抵挡力。
恰当增施硫酸亚铁,多施用充实腐熟的豆饼、蹄甲、鱼腥等有机肥,合理搭配氮、磷、钾肥的比例。
盆栽莳植者应注重将植株放置在通风杰出的处所,浇水时以连结盆土潮湿为好,忌积水。常常松土施肥,确保植株发展硬朗,加强抗病性。
(3)化学防治在植株展叶时,每半个月喷洒波尔多液一次,持续喷洒3至4次。毛娟开花前后用70%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至800倍液喷洒预防,每周一次,持续2至3次。32%的克菌1000倍液也有杰出的防治结果。

苗木推荐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