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仙花养殖方法

八仙花花色多变,初开时小花为绿色,花瓣裂开后变成白色,成花后变成红或蓝色。德国八仙花(Todi),花粉红色,用硫酸铝处理可变成紫色。
 
八仙花多为不孕花,常用分株、压条、扦插和组培繁殖。
 
扦插:

分为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。

硬枝扦插:

12月,八仙花落叶后,剪带芽苞的茎秆6厘米,插于山土中,可在10℃下,每10天浇一次透水,约60天新根长出,3个月后叶芽展开。

嫩枝扦插:

初夏用嫩枝,嫩枝上留2枝或2对叶片插于珍珠岩或沙土中,每天喷水,3~4周生根,移植上盆后,第二年4~5月份开花。硬枝扦插易伤花蕾,一般不用。

分株法:

在植株上堆土,或在换大盆时,埋深植株,将侧枝埋于土下,待生根后于早春发芽前分植。

压条法:春季萌发后,将母株分枝压于疏松的地面或盆内培土,压实,保持湿润,使新枝顶端露出3~4节,经1个月后可生根,6~7月从母株切断,当年秋季或次年春季移植。
组培繁殖:以休眠芽为外植体,经常规消毒后接种在添加6-苄氨基腺嘌呤0.8毫克/升和吲哚乙酸2毫克/升的MS培养基上,培育出不定芽。待苗高2-3厘米时转移到添加吲哚乙酸2.0毫克/升的1/2的MS培养基上,长成完整小植株。
 
土壤

盆栽八仙花常用15~20厘米盆。土壤以疏松、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好。但土壤pH的变化,使八仙花的花色变化较大。为了加深蓝色,可在花蕾形成期施用硫酸铝;为保持粉红色,可在土壤中施用石灰。
 
修剪

由于其花长在枝顶部,5~6月份花败后将枝条剪短,留2-3个芽以促新枝。8月份新枝长至8-10厘米时,行第二次短剪,时间不应超过9月份,这样促使侧芽充实,以利次年长出花枝,达到植株矮壮,花团锦簇。剪下的枝条可用扦插繁殖四季管理每年春季换盆一次,适当修剪,保持株形优美。

苗木推荐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