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槿花药用价值
木槿简介
木槿(Hibiscus syriacus)来自于锦葵科,木槿属。别名木棉, 荆条, 喇叭花, 朝开暮落。hibiskos
一种沼泽锦葵;syriacus:叙利亚的。
落叶灌木,小枝密被黄色星状绒毛。叶菱形至三角状卵形,具深浅不同的3裂或不裂。花单生于枝端叶腋
间,花萼钟形;花钟形,淡紫色。花期7-10月。
台湾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贵州、四川、湖南、湖北、安徽、江西、浙江、江苏、山东、河北、
河南、陕西等省区,均有栽培,系我国中部各省原产。

主供园林观赏用,或作绿篱材料;茎皮富含纤维,供造纸原料;入药治疗皮肤癣疮。
民族药
【侗药】龙巴:花、叶主治宁乜崩榜(白带)。
【哈尼药】捋区:花、根治痢疾,腹泻,白带。
【傈僳药】尔补子:花治疗痢疾,痔疮出血,白带;外用治疮疖肿。
【苗药】四季花:花用于痢疾,腹泻,痔疮出血,白带;外治疖肿。
【仫佬药】弯牡丹:根皮或花用于肺热咳嗽。
【畲药】姑婆花:花治咳血,燥嗽,赤白痢;根治疗肠风,血痢,赤白带下,大便燥结。
【水药】稀饭花:茎皮外用治顽癣,骨折。
【土家药】插柳卡蒙:花、叶、树皮治咳嗽,哮喘,摆白,痔出血。
【瑶药】茶离花:根皮或花用于月经不调;根皮治高血压,肝炎,妊娠呕吐,胎动不安,小便黄赤。
【壮药】白牡丹:根皮或花用于月经不调;根皮外用治各种癣。
【资源志】
根皮、茎皮(木槿皮):甘、苦,凉。清热,利湿,解毒,止痒。用于黄疸,痢疾,肠风泻血,肺痈、肠
痈,带下病,痔疮,脱肛,阴囊湿疹,疥癣。
根(木槿根):甘,平、滑。清热解毒,利湿,消肿。用于咳嗽,肺痈、肠痈,痔疮肿毒,带下病、疥癣
。
叶(木槿叶):苦,寒。清热。
花(木槿花):甘、苦,凉。清热,利湿,凉血。用于肺热咳嗽,吐血,肠风便血,痢疾,痔血,带下病
,痈肿疮毒。
果实(木槿子):甘,平。清肺化痰,解毒止痛。用于肺热咳嗽,痰喘,偏正头痛,黄水疮。
习性
木槿属暖地树种,喜光,也耐半阴;喜温暖湿润,耐干旱贫瘠;尤喜湿润肥沃的土壤,抗寒性、萌芽力和适应
性强。能在微碱性和砾质土中生长,但在干旱粘重的土壤上生长不良,耐修剪,易整形。由于种子较少,且易产生
变异,所以多用扦插繁殖。
食用价值
木槿花富含大量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。据测定,每100g鲜花可食部分含水分92g、蛋白质2.5g、脂肪0.3g
、糖类3.2g、灰分1.2g、粗纤维0.8g、钙14mg、磷56mg、铁1.2mg,热量133.98KJ,以及胡萝卜素、氨基酸
和多种维生素等。

木槿花与葱花、面粉调制入油锅炸,名曰“面花”,其味胜过油条,也很可口;掺在豆腐里作汤或直接用其
煮肉片汤,其味清香。
木槿叶中的营养成分与无机元素的含量丰富。木槿叶中蛋白质含量高达3.72%,脂肪含量达0.79%,粗纤维
含量达9.83%,糖类含量达6.27%,还富含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,如钙、镁、铁、锌等。
木槿叶是一种很有开发前景的野生蔬菜,木槿的嫩叶可食用,也可作茶。民间常用嫩茎叶做菜,即将采摘
洗净后的嫩叶经沸水烫后再用清水漂去涩味,可炒食或做汤,也可凉拌。
药用价值
木槿不仅营养价值高,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。其花、果、根、叶和皮均可入药。具有防治病毒性疾
病和降低胆固醇的作用。
中医学认为木槿花,性平,味甘苦而凉,能清热、利湿凉血。它的全身几乎都可入药。
木槿花入药叫白槿花,内服治反胃、痢疾、脱肛、吐血、下血、痄腮、白带过多等,外敷可治疗疮疖肿。

现代研究表明,木槿花含肥皂草甙、异牡荆素、皂甙等,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伤寒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,
可治疗肠风泻血。
还有专题报道,用木槿花合蜂蜜治疗耕牛血痢病,用木槿花与粳米煮粥是治疗吐血、下血的良药。
木槿的果实药名“朝天子”。据《本草纲目》载,治偏正头风,烤烟熏患处;又治黄水脓疮,烧存性,猪骨髓
调涂上。
木槿叶入药,据《品江精要》载,主肠风,痢后热渴。据《本草江言》载,能除诸热,滑利能导积滞,善治赤
白积痢,干涩不通,下坠欲解而不解,捣汁和生白洒温饮。
木槿茎皮或根皮入药,中药中的川槿皮即木槿皮,具有清热、解毒、利湿、消肿、止痒的作用,可治肠风泻
血、痢疾、脱肛、白带、疥癣、痔疮、咳嗽、肺痈、肠痈等症。
木槿根、皮还可治经痛、跌打损伤、阴囊湿疹等。其根皮在民间用作解热剂、驱肠(蠕)虫剂及抗真菌剂。
宿迁长之鸿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经营项目:苗木种植,销售,花卉种子销售;园林工程建设,景观图
纸设计,标书制作,工程预算,绿化工程养护管理,苗木价格信息、资源信息咨询服务。有兴趣可以直
接拨打我们热线电话了解详情,24小时在线:13372051355 / 17802578711
上一篇:绿化植物常见镶边推荐
下一篇:木芙蓉、扶桑、木槿,你能分得清吗